用户:
密码:
注册新用户 
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  字画搜索
关健字(名称,作者,简介)
题 材
规 格
价格 -
  热销字画
 
首页 字画资讯   
 
   字画资讯

Google


今年两会呼唤文化自信 会否逆袭到收藏界

本文由北京字画网www.bjzihua.com 发布!   2017年3月11日

    传统文化,指的是古代先人开创和总结下来的文化宝贝,亦是先人们的智慧精华的凝聚。无论在文化界,抑或收藏界,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皆视为珍宝,本就无可厚非。只不过当下,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想在国人的生活圈中横行肆虐,一不小心,就掉进他者的泥潭里。这并不是说,西方文化就洋气的不行不行了,只是不能唯老外马首是瞻。

最近正在热烈召开的全国“两会”,文化艺术界委员们的议案围绕着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加强文化自信,意图就是把传统文化当成强国出路,打出一手绝好的中国牌。中国自己的文化自信,可利用的资源必定是中国自身传承几千年的文化脉络了。

每个文化领域,每种文化思路乃至策略,都会有所不同。优秀传统文化,涉及的领域包括释道儒的经典文化,诗词歌赋,非物质文化遗产,有形的文化产品等等诸多内容,但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复兴,会有多少国人给心给力去操作它呢?

就像我们去看文化类的综艺节目,什么《中国诗词大会》,什么《见字如面》啊,观看者有“中国好声音”的粉丝多吗?很明显,数据显示,56.1%的受访者认为房子、车子、票子让人无暇顾及自己的“文化生活”;44.9%的受访者认为城市化浪潮让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乡土文化的根;43.8%的受访者认为“文化”都被“娱乐化”了;39.6%的受访者认为家庭、学校教育过于功利,不再重视文化修养;39.0%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缺少真正深入人心的文学大师或文化名人;31.3%的受访者表示长久以来人们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价值;28.9%的受访者表示外来文化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;23.0%的受访者认为文化生活被一步步商业化了。

也许,娱乐化、商业化的“中国好声音”会有更爆棚的收视率,更热烈疯狂的粉丝群,诸如《中国好诗词》、《央视鉴宝》这些看着“高大上”,却要绞脑汁做思索的传播节目,对在城市化状态下折腾的群体来说,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话题。既然不轻松,又何必去遭罪。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这部片子或许获得不俗的票房,又向大众推广了文化理念,用速食化的节目、互联网手段快递出“匠人精神”的信仰与执着。这算是一项成功的举措了。

文化自信,即对自身传统文化艺术的强烈信心。中国人民假如都有这个强烈信心,还怕洋文化逆袭么?那么不光文化界需要这个自信,收藏界也跪求此自信啊。在国内的收藏界,其实最讲求优秀的传统文化了,因为盛世收藏古董,最讲究鉴定知识、经验和眼力。收藏古书画、瓷器、玉器,这都需要深厚的历史文化、丰富的艺术史知识储备,懂得藏品的前因后果,了解藏品每个细节蕴含的文化信息、时代烙印,懂得这些具体化的知识,才能把收藏做到胆大心细,才能做到算无遗漏。

技进乎为道,才是大道根本。光会鉴定真假,不懂得其历史渊源,了解藏品的根脚,不储备藏品的工艺、技法和审美,不把古董藏品的底子摸个一清二楚,妄想“捡漏”,只会贻笑大方。真实而言,文化自信,在当下的收藏界,不仅迫切需求,还要浩气长存。大量的民间收藏家人云亦云、好高骛远、见高手低,见识比较狭隘,妄图以小博大,把眼前的赝品当成宝贝,就连对历史古建,都是拆多护少,顶多盖个仿古的。这种缺乏文化自信的现状,是屡见不爽,摆不上台面。

收藏界,缺的是文化根底,更缺文化自信,如今谈文化自信,必然与收藏界挂钩,推进它的文化的补给与滋养。香港苏富比将于4月4日举行中国书画春季拍卖,呈献逾三百幅近现代书画作品,总估价约 1亿6000万港元/2000万美元。重点拍品是张大千泼彩泼墨巨作,有望拍出天价。这次春拍重点推出多项精心策划的专题,涵盖如‘梅景书屋’收藏及师生书画、‘五十万卷楼’藏名家作品等,而张大千多幅赠友的作更属瞩目亮点,如贺台静农双亲寿辰之泼彩山水巨制、如 寿吴湖帆七十生日的墨荷、如赠台湾军界耆宿毛瀛初的红荷等,一堂荟萃,美不胜收。

  苏富比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超群表示:本季中国书画拍卖秉承历年来的征集方向,把从各地搜集而得之杰构,组成多项精致的专辑,除作品艺术价值外,同时反映书画家在当时艺术圈之关系,并及其艺术取向。这些作品不少来自 重要私人珍藏,流传有绪,部份鲜见于拍场,稀有难得,令人引颈以待。

  重点拍品

  台静农与张大千之交历半世纪,始于三十年代中期,经张目 寒介绍而订交。张目寒乃大千义弟,与台静农兼具同乡同学之谊。1936年期间,大千执教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,每周往返南京及苏州寓所,金陵居停正是张目寒家中,台静农同客居于此,因此结识。

  大千移家南美,复迁加州,期间两人仍有往还。大千寿诞 时,台氏屡治印奉贺。大千返台定居后,彼此交往益频繁。

  本幅写于1967年,正值大千泼墨泼彩创作大盛时期,因此选取四尺整幅金笺为材,取抽象手法,略施传统笔墨点景, 状高山耸翠,白练飞泻之景,杰阁则构于峰巅处,巍峨矗立,呈高山仰止之意。画面以浓墨为主调,泼洒于上,墨色随意倾流,复用笔稍作牵引,画景随之而生,上盖石青石绿,矿物颜料厚重,形成晶莹块面,亮如宝石,光彩灿然,与金笺相衬,益显堂煌瑰丽,气象万千。

 
上一篇: 广州未来五年规划博物馆总量达65座
下一篇: 笔墨的内在因素
   

版权所有 北京九鼎斋文化有限公司  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路6号院5号楼1层108  
服务热线:010-56077758 188-100-19298   客服信箱:bjzihua@163.com  京ICP备17026723号   网站建设 公网安备 3610020200010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