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:
密码:
注册新用户 
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  字画搜索
关健字(名称,作者,简介)
题 材
规 格
价格 -
  热销字画
 
首页 字画资讯   
 
   字画资讯

Google


三希堂 | 蕴藏中国书法千年风流

本文由北京字画网 www.bjzihua.com发布! 2019年3月17日

皇帝的书房自然本应格外考究,

然而,令人意料之外的是,

乾隆皇帝的书房竟然很小。

那么“三希堂”到底有多大呢?
“三希堂”虽然名气很大,但面积通共也就8平方米,被称为故宫中最小的房间。
临窗的外间经据清史研究专家阎崇年先生的实地测量:东西长210厘米,南北宽228厘米,面积仅4.8平方米。也就和现在普通人家的卫生间差不多大。 
是不是完全没想到,堂堂一个皇帝,竟然书房如此之小?
那么,为什么乾隆的书房要弄这么小呢?难道是当时紫禁城没地儿了?
要解答这个问题,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下这座“袖珍”的皇帝书房。
养心殿是自雍正以后,清朝历代皇帝的寝殿和日常办公之所。而他的书房在养心殿西边的小角落里,名字就叫三希堂:
这个小角落有一扇大窗户,向阳,冬天的时候,阳光可以从这窗户透进来,让整个小屋子都显得暖和,故而它又有一个名字叫“养心殿暖阁”。

“暖阁”在故宫里有好多处,它们一般都是面积较小的房间,之所以称为“暖”
乾隆十一年时,也许是乾隆皇帝太怕冷了,他下令将“养心殿西暖阁”改为自己的书房,这样,就算是冬天最冷的时候,他也能舒舒服服的盘着腿坐在暖炕上,温暖的看书。  
同时,他还将这暖阁的名字改了,毕竟是书房嘛,得取个有文化的名儿,思来想去,乾隆定下了“三希堂”这几个字作为自己新书房的名号。
“三希堂”的由来
“三希”同三稀,“三稀”是乾隆皇帝收藏的三件稀世书法珍品:王羲之的《快雪时晴帖》、王献之《中秋帖》和王珣的《伯远帖》。
正如乾隆在一处批注里写的“神乎技矣”,在批注的同时,乾隆也在把自己的书法和王氏书法做对比,这也体现出其对收藏“三希”珍宝的自豪感,以及研习王氏书法的成就感。
他亲笔书写的“三希堂”匾额,至今还悬挂在墙上,匾额两侧有对联:“怀抱观古今;深心托豪素”。豪素,指诗文著作。
虽然至乾隆十五年(公园1750年)时,三希堂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,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,但三件“镇堂之宝”的地位从未有过动摇。
乾隆十二年,乾隆皇帝令人,从内府收藏的历代名家书法中,精选名帖,聚集众工,将其模勒上石,镌刻成帖。因为帖中有三王之作,故称《三希堂法帖》,又称《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》。所谓“法帖”,即是把名家书法集而成册, 供他人效法之帖。
刻碑要先书碑,古代书碑的方法有两种:一种是书丹,就是用笔蘸朱砂,直接在石头上写字以备镌刻。
另外一种就是模勒上石,《三希堂法帖》制碑就是用这种方法。
首先用透明的纸,附在原帖之上,钩勒出字的轮廓,再在钩好的纸的背面,用朱砂再次反钩出轮廓,故称为双钩。
然后覆于备刻的石头, 以纸数层叠放于摹纸上,永石均匀砑磨,使朱砂粘于石面之上,据此镌刻,而书家的原墨迹也得以完整保留。
《三希堂法帖》摹刻精良,卷帙浩繁,堪称巨制。制作过程,非能工巧匠不可胜任。完成后,乾隆皇帝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,可见对其爱怜之至。
其后,乾隆十七年,又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选历代名人法书五卷,摹刻上石。至此,始成完璧。但直到清末,才广为流传。目前,《三希堂法帖》原石共495方,均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壁上。
阅古楼平面为半月形,上下两层,中间是天井。我刚刚去过,在那里没有见到原碑,只看到在天井四周陈列的一些拓片。工作人员说:“原碑不让参观。”

北海公园对此重要古迹的管理确实乏善可陈,尚不及乾隆时期的万分之一。去北海公园的网站看看就明白了,还真替这些古碑担忧。乾隆皇帝倘若知道当年精心打造的稀世珍品落得如此,估计定会“御驾亲临”。

 
上一篇: 解析拍卖行的营销新套路
下一篇: 古人笔下的春天到底有多美?
   

版权所有 北京九鼎斋文化有限公司  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路6号院5号楼1层108  
服务热线:010-56077758 188-100-19298   客服信箱:bjzihua@163.com  京ICP备17026723号   网站建设 公网安备 36100202000108号